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猪八戒小说 www.zbjxs.net,最快更新重生科技狂人最新章节!

    从技术角度来讲,播放器、内容载体、存储格式三者当中,播放器操作内容载体,而内容载体服务于存储格式。

    因此,录像机大体上跟着录像带的历史而进步,而各自为战的存储格式纷争则由来已久。

    录像带系统的发展,动力来源于更早时期电视机在美国的普及。

    由于美国东部和西部时区不同,因此美国电视行业需要寻找一种设备,记录下东海岸的电视节目,等到西部也到了节目播出的时间再播放。

    以此为契机,rca、bce和ampex等多家公司,都参与了开发工作。

    成立于1944年的美国存储设备制造商ampex,算得上是这一行业的重要先驱之一,美国第一款实用的录音磁带和录像磁带,就出自它的手笔。

    在制作了多台实验性的设备后,ampex于1956年推出了第一款取得市场成功的磁带录像机。

    该产品使用了两英寸即1厘米的磁带,被称为2‘ quadruplex 格式,“quad”的前缀,来源于其所使用的4个磁头,这种记录方式也被称为transverse recording——横向记录。

    它录制ntsc格式时,转速为每分钟14400,pal格式时对应的转速则为15000。一盘标准影带的长度为4800英尺,可录制1个小时的电视节目。

    2‘ quadruplex录像机虽然成为了世界上第一种进入实用的电视录像机,但由于高达50000美元的价位,只有电视网以及最大的私人电视台,才能买得起它。

    1959年,日本公司进入了这个领域,东芝研发出来一种不同于quadruplex,新的磁带记录方法 helical scan——螺旋扫描 ,可实现于reel-to-reel——卷对卷的磁带,这种形式基本上就是现在所流行的,世人所熟知的双磁头磁带结构。

    索尼很快利用这项技术开始发力。它在1963年针对商务、医疗、航空和教育用途,推出了第一种reel-to-reel录像机2‘ pv-100,飞利浦的类似产品为1‘el3400。

    这些应用属于专业领域,而第一个针对家庭应用的录像机同样出现在1963年。是uk nottingham electronic valve company——英国诺丁汉电子真空管公司的telcan。

    但这个产品缺点太过明显,价格昂贵,一次只能记录20分钟,仅支持英国唯一可用的黑白格式,而且用户自行组装的时候。颇有难度。

    可日本公司最善于解决这些问题,索尼在1964年推出了更成熟可用的家庭录像机cv-2000。

    ampex和rca也随之在1965年针对家庭消费市场,推出了他们自己的,价位在1000美元以下的reel-to-reel黑白录像机。

    以此同时,非封装盘式系统逐步演变为了盒式。

    1970年,索尼与其它七家合作制造商一起开发了一个工业标准,即索尼u-matic系统,其为世界上第一个商业化的盒式录像带格式。

    这种录像带使用3/4英寸——9厘米的磁带,最大播放时间为90分钟。

    由于使用的方便性,u-matic录像机很快横扫日本和北美市场的其它录像带系统。在电视台、学校以及商务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可以说,从1950年代到1970年代,录像带系统的发展,属于技术积累和优胜劣汰的阶段,还远远没有取得大众市场的成功。

    直到1970年代后期,当欧洲和日本公司开发了带有更加精确的电子计时器和更长的录制时间的先进机器之后,vcr才开始成为一类大宗消费品。

    到现在为止,市面上存在三种相互竞争的、物理上不兼容的不同盒式录像带技术标准。

    其中,排在第三位的video 2000格式,是飞利浦在1978年推出的。

    这种产品只在欧洲销售。由于其有限的特色,以及不可靠的名声,前景悲观,可以视为路人角色。直接忽略掉。

    不得不说,日本的创新能力,未必具备多大的优势,但在技术改进和优化上,则屡屡占据着世界头把交椅。

    而这次录像带格式之争,便是一个很好的证明。剩下的两个标准都属于日本企业。一方为率先推出betamax的索尼,另一方为迅速跟进推出video home system——vhs的jvc——杰伟世。

    当然了,在录像带系统发展前一阶段参与进来的厂商,虽然成了看客,但无碍于他们跟风生产来赚钱。

    通过u-matic的初战告捷,索尼在录像机这个领域可谓是积累下了深厚的技术底蕴,betamax便是从u-matic演化而来,于1975年推出的,其使用5英寸——7毫米录像带,存储方式为螺旋扫描,磁头数为2。

    通常情况下,betamax和u-matic一样,按照专业领域的使用习惯,支持的记录时间为60分钟。

    不过在1977年,索尼推出了采用这个标准的、支持长时间的录像机sl – 8200。可提供两个小时的记录时间。

    而vhs标准则由jvc公司在1976年开发,背后有松下支持,其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在通常情况下,直接支持两个小时的记录时间。

    两者相较而言,vhs提供了比betamax更长的播放时间,同时磁带传送机构没有betamax那么复杂。

    另外就是,vhs比betamax的快进和后退速度快很多,因为在磁带高速卷动之前,播放磁头就已经离开了磁带。

    画质方面则是betamax格式比较好。但这个优势对用户而言,往往没有更长的播放时间吸引力大,并且在进入美国的时候,被害怕冲击电影业务的环球告上了法庭。

    索尼的betamax之所以在第二阶段的录像机标准竞争中落败。原因非常复杂,比如自身因为第一阶段的市场竞争胜利而变得骄傲自大,专利技术并非足够优秀但却固步自封、运营上太独导致缺少合作伙伴等等。

    而jvc以及它的后台老板松下,则姿态足够低,态度足够灵活。当rca要求通过降低画质的方式增加播放时长的时候,索尼拒绝了,而松下则跪舔了。

    于是就这样,双方阵营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决定性的变化。

    不过,在大众应用领域败北的betamax,在广播级应用领域当中却受到了青睐,毕竟后者更在意的是画质。

    按照历史轨迹发展,这场标准之战的走向,要到1984年才会变得明朗起来,在此之前则各自拼命地跑马圈地。抢占市场。

    唐焕熟知其中的利害关系,也知道如何选择,但自己的实力毕竟蔚为可观了,如果站到索尼这边,没准真能让索尼最后胜出了。

    所以,原本时空的态势只能参考,唐焕还得实际考察一番,才能做到心中有数。

    在安川英昭的提前安排下,唐焕首先访问了索尼公司,其会长盛田昭夫和董事大贺典雄等人亲自出面招待。而社长岩间和夫则因为身体健康原因未能露面。

    唐焕对此并未在意,因为他知道,按照历史轨迹发展,就在明年。岩间和夫会因为癌症撒手人寰,由大贺典雄接替社长的位置。

    换而言之,未来的十几年内,索尼的当家人,就是眼前的盛田昭夫和大贺典雄。

    虽然看起来自己被盛情款待,但唐焕并没有任何情绪波动。

    自己值得如此的规格。而且日本人的礼遇,只是出于对强者的一种尊重罢了。

    纵然点头哈腰、彬彬有礼,但其脑袋里的鬼主意仍然照打不误。

&nb...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