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猪八戒小说 www.zbjxs.net,最快更新朱元璋:咱真不想当皇帝!最新章节!

    高明之前给朱允熥讲元朝历史的时候,重点提过这个包税制,朱允熥这才知道这东西。水印广告测试   水印广告测试

    他本以为大明的税制就很乱了,没想到元朝竟然比明朝还乱。

    “高师傅,你知道这些事吗?”

    高明早就竖着耳朵听这边的谈话了,见到皇太孙发问,赶忙站起来说道。

    “皇太孙,微臣家虽然不从事海贸,但对此也有所耳闻。”

    “因此,微臣之前给您讲解元朝税制之时,才会格外介绍这个包税制。”

    “包税制对于朝廷来说,节省了人力开支,又增加了朝廷税收,算是一项简单有效之法。但对于地方来说,就等于彻底放权,埋下了动乱的根由。”

    “元朝之所以灭亡,跟这点也有一定关系。”

    “因为元朝末年,江南沿海一带,已经是一定程度上的各自为政了。”

    “在这等宽松条件下,海商们大肆走私,并扶植反元势力……”

    “陈友谅、张士诚等人,背后几乎都有海商的影子。哪怕是咱们大明,前期也借助了海商之力……”

    朱允熥听到这儿,脑子里顿时想起一个传奇人物。

    “您是说沈万三?”

    高明斩钉截铁的道。

    “对!”

    “陛下对待沈万三过于不公,这才导致天下豪商巨贾跟大明离心离德。”

    “否则,他们就是做做样子,也不会让大明每年只收三十几万两的海贸商税。”

    朱允熥闻言心里又产生一个疑惑。

    “这么大的事,难道就没人跟皇爷爷说吗?”

    高明闻言无奈的翻了翻白眼,杨新炉和尴尬的咳了咳,只有秦亨伯颇为厚道,手里捧着个紫砂壶走了过来说道。

    “皇太孙,陛下乾坤独断惯了,就算有人说了他也不会信。”

    “再加上,满朝文武对陛下多多少少都有点怨念,谁吃饱了撑得给自己找不痛快?”

    高明听到这话,赶忙补充道。

    “还有一点,陛下诛杀吴中四杰,引得天下震动。役使官员如牛马,又惹得朝中有识之士怨声载道。对御史言官施加廷杖,还曾经命人摔死过御史……”

    高明说完这番话就是长长一叹,一副心如死灰,万念俱灰的样子。

    朱允熥听了之后脸上写满了尴尬,敢情对自己和蔼可亲的皇爷爷,竟然是这样的坏老头!

    难怪大明收不上来税,年年缺钱,年年没钱。

    原来是大明上下官员集体糊弄他,欺负皇爷爷不通财政啊!

    “孤……”

    “孤在这里替皇爷爷?”

    朱允熥本想说自己替皇爷爷赔不是,转念一想自己不过是个皇太孙,好像还不够资格。

    高明见皇太孙这态度,就知道皇太孙想说啥,朝着其摇了摇头道。

    “皇太孙不用自责!”

    “谁的错谁负责,不需要您为前人的事赔罪。”

    “事实上,如果不是您在陛下的廷杖底下救了百十个官员,我们今天是绝不会说这番话,更不会提醒你海贸的真正原因的。”

    “因为在你身上,我们看到了希望,看到了大明可以兴盛的可能!”

    朱允熥闻言扭捏地说道。

    “孤……孤没你们想的那么好,孤当时救他们,只是觉得该给人说话的机会,不能因为别人说了自己不喜欢的话,就……”

    杨新炉等人听到这话,脸上的表情顿时一整,随后齐刷刷地朝着朱允熥躬身一礼。

    “殿下英明!”

    “您能做到广开言路这一点,就已经强出历代皇帝无数了!”

    朱允熥闻言心里那个汗啊,原来皇帝的道德水平这么低的吗?

    三人拍了朱允熥一番马屁后,又给他讲解了一番大明海贸的现状。

    “皇太孙,您有没有想过,为何江南会如此富裕?”

    “江南一地的赋税,抵得上大明一半,这又是何道理?”

    朱允熥下意识的道。

    “因为海贸吗?”

    “对!”

    高明本想给朱允熥讲解一下江南的局势,可看到一旁的杨新炉闭目养神,高老头心里顿时有点不痛快,将其给推了出来。

    “让他说!”

    “他家是松江府大户,家里产的蚕丝都被织成丝绸卖到海外了!”

    杨新炉尴尬地红了脸,不悦地瞪了高明一眼。

    “皇太孙殿下别听他胡说,微臣家里不过是薄有资产,聊以糊口罢了。”

    “不过江南之所以富裕,确实跟海贸有关。”

    “可以说江南家家户户都跟海贸有关,即使无关的也有间接关系。”

    “大明禁止商贾和百姓穿丝绸,可光靠官员穿能穿多少?”

    “然而,大明世面上的丝绸价格依然不便宜,究其根本就是绝大部分都被卖给海外番商了。”

    “老夫家中虽没有直接参与海贸,但却也是沾了海贸的便利,这才有了这点田产。”

    在杨新炉和高明等人的讲解下,朱允熥总算对江南的情况有了一定了解,知晓了市舶司冷淡的根本原因。

    走私成风,屡禁不止。干系重大,牵一发而动全身。

    一旦朝廷大规模查禁走私,就会引起江南百姓动荡,甚至影响朝廷现有的税收。

    搞不好还会激起民变,有亡国之忧。

    再加上上下一心,集体捍卫海上走私业务,就算皇帝想整治都难以下手。

    总之一句话,江南九大海商,早就用海贸这根绳,将所有江南百姓和官员捆绑在一起!

    朱允熥听了他们的分析,也是感到一阵头大。

    哪怕他自诩智计百出,面对如此复杂的局面也有点束手无策。

    “敢问三位师傅,孤该如何破局?”

    杨新炉说了个“难”,就躲到一边看风景去了。秦亨伯跟杨新炉一样,也是既得利益者,不方便在这个问题上多说话。

    他们俩能告知朱允熥实情,已经是看在师徒一场的份上,这才破例告诉他九大海商家族之事。

    否则,就是老皇帝拿刀架在他们脖子上,他们也不会吐露半个字。

    当然,他们俩之所以这样说,也是怕皇太孙一时冲动,干出什么天怒人怨之事。

    如果皇太孙急于在松江府开埠,逼迫商人在市舶司贸易,极有可能引起江南地区的动荡,就是激起民变也不是不可能。

    一旦皇太孙把事情闹大,不仅于事无补,搞不好还得把自己搭进去。

    因此,两人用这种方式委婉地劝谏,让皇太孙谨慎对待海贸之事。

    朱允熥见杨新炉和秦亨伯不愿意说,只能求救似的看向高明。

    高明其实也不想说,在他看来皇太孙就不该管这事。就算是要管,也得等他当了皇帝,有了朝廷大义的名分再说。

    “皇太孙,微臣也不建议您现在开市舶司。”

    “您现在的首要任务就是读书学习,尽量不要参与朝政之事。”

    高明之所以这样说,完全是出于一片好意。

    因为一旦朱允熥想要干成此事,必定要更改老皇帝立下的规矩。

    比如说,取消对商人不能科举的禁令。允许商人穿丝绸,提高商人地位等等。

    这些都是跟老皇帝的政策对着干之事,一旦引起老皇帝的不满,极有可能波及他的皇储之位。

    朱允熥越听越烦躁,他想做很多事,因此需要很多很多钱。

    如果不能搞海贸,那他去哪儿搞钱?

    “高师傅,如果孤非做不可呢?”

    高明也毫不客气,冷冷一笑道。

    “那您就得冒着被废的风险,劝谏皇帝陛下,让皇帝陛下更改大明的户籍制度,废除对商人的打压政策,提高商人的社会地位,并且准许商人子弟参与科举。”

    “只要您能拿出科举这个诱饵,微臣保准天下商人趋之若鹜,甘心为朝廷效力!”

    “孤明白了!”

    朱允熥问到自己想要的答案就转身离去了,在其离开文华殿后,杨新炉和秦亨伯对高明展开了激烈地批判。

    “高明,你跟皇太孙说这个干吗?”

    “皇太孙还是孩子,他还年轻,未来有的是机会...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